怎样养胃 养胃的方法有哪些

网络转载 2021-07-21 02:38:12

10、茉莉花茶

茉莉花最主要的药用功效,那就是理气解郁了。除了理气开郁外,茉莉花的另一个主要功效,就是化湿和中,中指的是处于中焦的脾胃,由于茉莉花具有性温的特点,所以是一种健胃的常用食品和饮品。多食用或者饮用一些茉莉花茶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调理方式。

在杯中投入3g茉莉花茶,先注入90℃左右的热水没过茶叶作温润泡,再悬壶高冲注入适量热水,一分钟后即可饮用,在杯中剩余1/3水量时宜续水,以利于多次冲泡。

养胃的食谱

当今社会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胃病的症状,由于平时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破坏了我们的肠胃,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养胃的食疗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你解决胃病的烦恼。

一、早吃咸晚吃甜可清肠养胃

自古有“朝朝盐水,暮暮蜜糖”的养生之道,即早上喝一杯淡盐水,晚上饮一杯蜂蜜水。

可清肠养胃,润肺养颜。按照中医来说咸归肾经,可保养人一天的精神,晚上喝蜂蜜对胃液分泌具有双向调节,可增加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又可抑制胃液分泌,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有养胃的作用。

二、喝桂花茶

很多人常常会感到胃部不适,甚至出现冷痛的感觉,这个时候喝点桂花茶,就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现在很多药店、超市都有卖干桂花的,你可以自己在家做桂花茶。

做法:将七到十朵干桂花加入适量的红茶、红糖后,以热水冲泡。中医认为,桂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古人说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 “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痔疮、痢 疾、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

三、多吃鲫鱼

民间有“冬鲫夏鲇”的说法,这主要是从鱼肉的味道来说的,冬季鲤鱼、夏季鲇鱼相对于其他季节更为肥美。

而且,拿鲫鱼来说,鲫鱼汤有润燥滋补的作用,更 适合季节寒冷的秋冬食用。

中医认为鲫鱼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血脉的作用,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胃痛等患者的食疗佳品。民间有“鱼生火”的说 法,但鲫鱼是个例外。

鲫鱼清蒸或煮汤营养效果最佳,若经煎炸则食疗功效会打些折扣。鲫鱼豆腐汤是冬季鲫鱼最佳吃法之一。

民间常给产妇炖食鲫鱼汤,既可以补虚,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非常值得推广。另外,鲫鱼细刺较多,老年人和儿童食用时需缓慢进食,并耐心剔除鱼刺。

四、参梨粥

党参15克,粳米120克,梨一个,红糖适量。党参用温水泡2小时,再与材料同入锅煮粥。

功效:补脾养胃,润肺生津。

五、荷塘小炒

秋季正是鲜藕应市之时。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民间早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对于老年人来说,秋藕更是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好食材。

荷塘小炒是以莲藕为主的一道秋季养生菜。颜色和营养的配搭上是很讲究的,热量不高,并且无论在色泽、营养还是口味上,都堪称素菜中的经典。

荷塘小炒做法

藕1节、荷兰豆适量、菱角适量、食盐、鸡精、植物油各适量。

藕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清水里滴些白醋,把藕片泡在白醋水中。

荷兰豆洗净后,摘去两头,一切为二。去壳的嫩菱洗净备用。

藕片捞出沥干水份。锅中放油烧热,把藕片放入快速翻炒几下,边炒边加点清水。

倒入荷兰豆一起翻炒至呈碧绿色。

倒入嫩菱角翻炒,加点盐和鸡精炒匀即可。

六、猪肚是很好的补胃食物

食材:猪肚一个,鸡蛋4个,茶油2两,生姜、食盐适量

做法:猪肚洗净,鸡蛋敲开打入猪肚,茶油倒入猪肚内,将猪肚的口扎紧,放入砂锅加水、生姜、食盐适量,小火慢炖。

用法:佐餐食用,吃不完的放入冰箱,下次吃的时侯加热一下就可以了。

一般一周做一次就可以了,最好自己吃,吃到7个猪肚的时侯可以休息一下,再吃下7个。

七、鸭肉

鸭子在水里生长,肉性味甘、寒,有滋补养胃,止咳化痰的作用。 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养胃的注意事项

1、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2、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3、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4、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5、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6、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90%,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7、忌晚餐过饱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或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造成睡眠不实,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

8、忌狼吞虎咽

食物进入胃内,经储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排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致胃粘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保护胃。

9、忌咖啡浓茶

咖啡、浓茶均为中枢兴奋剂,都能通过反射导致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促成溃疡发生。

10、忌滥用药物

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些药物,如必须服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养胃4大误区

误区1、胃痛了,喝杯牛奶

完善建议:跟固体食物一同食用

胃部酸胀不适时,喝杯热牛奶便可缓解症状,人感到舒服。实际情况如何呢?专家介绍,胃痛有很多原因:像便秘会引发胃痛,情绪不安能引起胃痛,肠道传染病会引起胃痛等等,并非所有情况喝牛奶就能改善疼痛。只有真正因胃部损伤引起的胃痛,喝牛奶才有止痛效果。这是大家喝牛奶之前要分辨清楚的。

此外,胃痛者喝牛奶不能空腹喝,需跟固体食物一同吃进肚子。牛奶能跟胃酸中和以减轻胃痛,但牛奶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半个小时,这样反而会刺激胃酸增多,增加疼痛。跟固体食物一同进食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消化时间,让牛奶在胃部停留时间延长,以达到中和胃酸,停止胃痛的效果。

误区2、粥易消化,胃病勤喝粥

完善建议:选煲得粘稠的粥,而非水泡饭

粥容易被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但有一点要注意,粥别过热,温度过高的粥会伤害胃黏膜。另外得保证你喝的是真正的“粥”,而非水泡饭。

合格的养胃粥是粘稠的,米粒不会沉在水下,而是和水均匀分散在一起。而有些小食的粥严格来讲并不是粥,米是米,水是水,两者还未融合在一起,只能称为水泡饭。粥养胃,而水泡饭伤胃。

粥有助于消化,因为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揉碎的工作。而水泡饭缺少咀嚼地吃下肚子,水冲淡胃酸,米粒不易被消化。这对胃功能本来就比较弱的人来说,就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了。

加上水泡饭、汤泡饭像粥,有水在里面很多人不会像吃米饭那样细细咀嚼,随便嚼几下就吃下肚子了。所以如果你吃的是一份水泡饭,一定要细嚼慢咽,可别囫囵吞枣。

相关推荐

© 2021 圈导航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07802号-5

河南-非经营性-圈导航

互联网信息服务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303126138@qq.com 网站名称:圈导航quandao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