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有条件可以午睡,但时间最好控制在1小时左右,且最好不要再下午3点后还进行睡眠。规律的作息,不仅仅有益睡眠,同时能使你的注意力,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即使对于繁忙的职业人,要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并非不可能,而在于你自己是否愿意。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之于睡眠也有影响?压根不用疑问。首先早中晚餐的规律进食对人健康有益,再来,晚餐对睡眠的影响较大。晚餐不要吃的过晚过多,那样会对胃的修整产生负担,影响睡眠。
睡前少喝水,否则会频繁的如厕。平日不要多摄入含咖啡因和尼古丁之类的食物。多吃点红枣,小米,牛奶。另外可遵医嘱适当补充镁、钙、复合维生素B等。
适时的锻炼助于睡眠
锻炼有助身体健康,保持好身材。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最好在下午4或5时左右进行锻炼,将有助于夜晚的睡眠。同时对缓解疲劳,提高兴奋度也有帮助。
睡前1小时的放松
直到上床还在进行着剧烈的脑部活动吗?那会使你停不下来,越来越无法入睡,而且易使人发梦。所以睡前1小时试着抛开纷繁的思绪,进行脑部的放松吧。最好热水泡脚或者沐浴,那样会使你浑身松弛,睡的更好。
好环境,好睡眠
有条件的话,好好打理你的床吧,舒适的床,舒适的睡眠,这不是家里最棒的地方吗。将卧室整理干净点没有坏处,哪天躺在床上还闻着异味那可真是“美呆了”。睡眠时,最好保持光线很弱,夜间最好黑暗,如果有习惯开灯入睡的那就另当别论。同时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
午睡养生四大诀窍
午睡后温水洗脸有助提神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他说出了深奥的养生道理。因为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为生命积蓄能量。其 实这个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们就明确提出来了。
如《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能” 者,能量也。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通过肝的作用不断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常言道: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睡能养血,睡能益气,睡能健脾强胃,睡能强筋壮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 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人在夜晚熟睡时,分泌的生 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对儿童和青少年可促进生长发育,对中老年人可激活体内各种活性酶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人在熟睡的状态下, 脉搏减慢,收缩压降低,呼吸变深,基础代谢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有助于大脑能量的积蓄。体内也会发生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如协调大脑皮质的功 能,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这便是美美地睡个好觉后,感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道理。
有专家指出:夜间1~3时,是皮肤代谢的高峰 期,这时源源不断的血液供给皮肤以之充分的营养,吐故纳新,使皮肤保持健康和弹性,经常睡眠好的人会容光焕发,面色红润,这就是其中的奥妙。更为神奇的是,睡眠可防癌。澳大利亚的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正常细胞在裂变过程中之所以变为癌细胞,大多是在夜晚中进行的。而高质量的睡眠,可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睡 眠的好处如此之多,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意科学睡眠。
睡眠姿势的选择
睡眠的姿势,因人习惯有多种多样,但基本姿势 有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一般认为,仰卧有利于血液循环,但应注意不要将手放在胸部,以免有压抑感,易引起噩梦。侧卧可使全身肌肉松弛,有利于肠胃的 蠕动,侧卧时腿要自然弯曲,枕头不宜过低。许多人提倡睡时要“卧如弓”,以右侧卧位为佳,头足的朝向,以东西向为宜,避免头北脚南。
睡眠的环境要求宁静清 爽,光线幽暗柔和,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床铺平坦,硬度适中。枕头的高度,一般以相当于自己的一拳半为宜。这样就有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总之,睡 眠姿势的选择,应有利于迅速入睡,以睡得舒适为宜。
合理的睡眠时间
睡眠的时间有很大个体差异。—般来讲,青少年每天 需睡8~9个小时;中年人要睡8个小时;老年人睡7个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看睡眠质量好与不好,除时间长短因素外,关键在于睡眠程度 的深浅以及醒后的感觉。睡眠程度深也就是睡得实,醒后疲乏消失,全身舒适轻松,头脑清晰,精神焕发,说明睡眠质量好。
如果睡眠程度很浅,特别是夹杂一些噩 梦,睡眠中途被惊醒,那么既使睡眠时间很长,也得不到很好地休息,起床后仍感到头昏脑涨、疲乏无力,说明没有休息好。
重视午
午睡是古人睡眠养生法之一。中医学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医学认为,老年入睡好午觉可降 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
午睡是中国人的习惯,然而近来西方科学家发现,西欧和北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似乎与不睡午觉和紧张的生活节奏 有关。对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试验,结果证明,如果能保证午睡,西方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可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午睡醒后,可先睁眼静卧一会,使大脑完全清醒,然后起床,用温热水洗洗脸,喝点茶水,再开始活动。这样,就能使人体从睡眠状态转入清醒状态的过程比较平和舒缓地进行,感到精神倍增。
睡多久最佳?分清午睡时间的5个级别
春季升温以后,不少人感到越来越容易犯困。缓解春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保证充足的睡眠,其中午睡尤为重要。据悉按照时间的长短,午睡可以被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它的特点和功效,应该根据身体的需求,适当调整午睡时间。午睡共分为纳秒级、微秒级、毫秒级、普通级和懒人级。下面,专家对这五个级别的午睡做了详细的解析。
纳秒级(10—20秒)
上班族多数没有时间午睡,但是可以尝试闭目养神十几秒,也对健康有益。如果感觉身体疲乏,双眼干涩,略有困意,可以微微合上双眼休息10—20秒,能给身体快速“充电”,恢复精神。
微秒级(2—5分钟)
别小看这短短几分钟的午休,有时这对消除疲劳有惊人的效果。如果感到焦躁不安,大脑反应变得迟缓,容易发呆,最好闭目静养几分钟,可以令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有利于激发灵感,提高工作效率。
毫秒级(5—20分钟)
5—20分钟的午睡就能起到较好的养生保健效果。如果感到浑身无力,头脑发沉,可以小睡一会儿,有利于提高短期记忆力、敏锐性、耐力、学习及动手能力,帮助恢复精神。
普通级(20—30分钟)
如果你长期记忆力不好,或是感到两眼睁不开,大脑已经开始“休眠”,最好选择这个级别的午睡。此外,午睡20—30分钟还能保养肝脏、促进消化,清除脑中无用的信息,加强长期记忆。徐大成认为,纳秒级到普通级的午睡最适宜。
懒人级(40—90分钟)
这种午睡时间有点长,反而不利健康。因为午睡时间若超过30分钟,身体就会进入深睡期,如果在45分钟左右醒来,会因未能完成整个睡眠周期,引起头疼及其他不适症状。如果超过30分钟,建议将午睡时间延长到1—1.5个小时,完成整个睡眠周期。
需要提醒的是,午饭后不宜立即睡觉,最好间隔20分钟左右再睡。最好不要趴在桌子上睡,否则时间长了会压迫神经和血管。如果中午时间比较充裕,最好找个能够平躺下来的地方,在身上盖些东西,踏踏实实地睡一觉。如果一时不能入睡,也要把眼睛闭上,将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节奏,可以帮助尽快入睡。
总之,午睡不宜太长时间。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钟最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如果时间太短达不到休息的效果;时间太长,醒来后又会感到轻微的头痛和全身无力,而且也不容易醒。
专家们经过多次测验和追踪调查,发现午觉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是适当的。如果只睡10来分钟,由于时间较短,只能维持在浅睡眠的状态,醒来后会感到不大舒服甚至很不舒服,对智力及清醒的促进效果不大。
相反,睡30—60分钟,通常都能使人处于深睡状态,对智力、体力、清醒度的促进会有很大的效果。假如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这样的午觉也可以让他头脑清醒精神充沛,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高。因此,中午有条件休息的人,尽可能争取 30分钟或更长一些的午睡时间,特别是夏季更应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