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9类疾病容易高发 急救早防备

网络转载 2021-07-21 05:39:37

为什么较长的节日休息时间会使人们产生某些心理症状呢?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无事可做的话,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便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

对于这种心理失调症,人们应该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自己平时那种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真正给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个假。在春节的长假里,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使人们的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但应当会工作,更应当会生活。

旅游精神综合症

有些人外出旅游时,常常会出现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症状;有些人会因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而突然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有时甚至会因当事人失去自控而发生跳车、跳船等自杀事件。心理学上将之称为“旅游精神综合症”。

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外出旅游时不注意自我保护,身心过度疲劳,或所处环境过于恶劣又得不到及时的调整所致。因此,春节出游者应注意外出时的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紧张;注意及时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健睡品;充分利用旅馆的条件多洗热水澡;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便在车厢里或甲板上来回走动一段时间,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另外,出游时随身带些镇定药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年老体弱者,最好不要做远距离的长途旅行。

暴饮暴食,过于放纵

暴饮、暴食、暴玩等放纵行为,常常促使人们不顾健康、透支体力,甚至造成乐极生悲。例如在节日期间胡吃海塞、过量饮酒、日夜搓麻等,不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还会使人因过度疲劳而发生虚脱、昏倒等现象。这样,将会使本应喜庆的节日气氛蒙上阴影,不但影响当事人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全家人的过节心情。因此,人们在春节期间应该努力克服上述放纵心理,在酒桌上尽量做到应酬适度,在饮食中要特别注意荤素搭配,外出游玩时注意适当休息。这样,有利于防止产生“春节心理病”。

春节期间防病六大注意

注意一:小心呼吸道传染病

春节前后气候干燥,温度偏低,人员流动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发易感时

期。因此,过年期间应该避免长时间聚会,老人、小孩、体质较差的人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

注意二:饮食卫生

春节期间必须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春节菜肴,既要美食,又要卫生。办年货要适可而止,建议市民随买随吃,避免长期储存。选购食物时要检查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内容。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要防尘、防污染。切生、熟食物的刀和砧板一定要分开,不得混用。菜肴要煮熟、煮透、现煮现吃。隔餐饭菜一定要回锅充分加热,色恶味馊者切莫珍惜,以防招致疾病。饭前便后要洗手。鱼、虾等水产品带菌率最高,要清洗干净,切莫生吃。对野味更要忌口,因为野生动物的肌肉、血液、内脏里往往会有病毒、寄生虫,即使经过煎、炒、烹、炸、煮后仍有可能存活,食用后会寄生于人体内,引发各类传染病。

注意三:慢性病人注意合理饮食

慢性病病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节日饮食应注意: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不要过多摄入食盐(每天不超过6克)及高脂、高蛋白食物;减少烹调油用量(每天不超过25克);食不过量,适量运动(每天步行累计4000步以上),保持健康体重;合理选择饮料,每天足量饮水(每天6杯),最好不要饮酒。

注意四:春节期间谨防狂犬病

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与陌生犬接触和被犬致伤的机会明显增加。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提醒市民注意以下几点:1、养犬家庭成员最好在未被致伤前,进行预防性的狂犬病疫苗接种。人被咬伤后,一定要及时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受正规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2、养犬人在出门遛犬时要拴好犬,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3、接触宠物时不要与其过度亲热,不要让其舔及人的黏膜和伤口。

注意五: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春节期间是煤气中毒事故的易发期,提醒广大取暖户把好四道安全关,即把好炉具关,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取暖炉具;把好烟道关,严防烟筒等烟道漏气;把好通风关,安装风斗等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把好排烟关,烟道出口处要安装弯头或三通,防止因逆风造成煤气倒灌。

注意六:当心被烟花爆竹炸伤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市民,要做好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避免孩子无人监护时外出玩耍被燃放的烟花爆竹灼伤或炸伤。

儿童春节防病手册

每年一到寒假、春节,儿科门诊总会迎来一个小高峰,称之为人满为患也不为过,不过我要提醒家长们,快乐过节的同时,别忘多加注意,对腹泻、感冒等这些常见的节日疾病早防治,让宝贝们健健康康度过节日假期。

预防方法

腹泻、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吃喝不规律让消化道受伤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准备丰富的食物,多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为主,而高纤维素的食物却比较少。连续让孩子进食这些食物,会造成往日那样定时定量,这些都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诱因。

另外,节日期间,饭菜准备得较多,容易有孩子消化不良,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炎、肠炎等,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再加上放寒假期间,孩子们三餐不像剩饭剩菜,如果储存不当或者时间过长,饭菜容易变质。孩子吃了变质的食物,就会引发胃肠道急性感染。

预防要点:

1、“病从口入”,节日聚会多玩乐多,小朋友们在户外玩耍的机会也增多,应该注意勤洗手。

2、春节聚餐多,走亲访友多会留饭,假期孩子的饮食,应当尽量按照原来的时间和规律,科学用餐,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3、节日饮食多偏重大鱼大肉高蛋白的食物,家长应注意给小朋友的饮食搭配要多样化,注重摄入维生素及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4、不要光顾流动摊贩和卫生条件不好的饭馆,养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

5、春节吃饭家人齐聚多会佐以饮料,小孩尽量要少喝凉饮料等

6、加强节日锻炼,注意保暖,不要过晚睡觉。

感冒、发烧、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起居无常引发呼吸道疾病

每年的门诊数据显示,感冒发烧是春节期间或节日后儿童患者最常见的疾病。放假了,各种游玩、聚会、聚餐,都会打乱孩子日常的生活规律,使孩子的休息时间减少,或者干脆就不睡午觉了,晚上也睡的比平时晚。睡眠不够,不仅会影响食欲,导致心情烦躁,还会使孩子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病毒击中,患上冬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预防要点:

1、天气寒冷,注意保暖,如果在室内使用取暖器要注意通风和加湿。

2、作息规律,不要让孩子玩得太晚。

3、多做运动,保证孩子至少每天有半小时到两小时的户外活动。

4、多补充水分,水分补充尽量以温白开为主,少喝饮料等。

5、多吃蔬果,提升自身免疫力。

烫伤、异物卡喉、跌落——看护不周导致意外伤害

在寒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要占到全年总数的一半。而寒假儿童伤害中,又以烧烫伤、中毒为最多。

另外在春节期间,孩子接触花生、瓜子之类零食的机会多,家长又忙着迎来送往,往往对孩子的看护不像平日那么周到,如果孩子在跳、跑、嬉笑时吃这类零食,极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另外,带着孩子在商场、超市、游乐场等地方购物玩耍时,孩子也有可能因为人多拥挤,家长看不过来而受伤。

预防要点:

1、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假期的同时,家长千万不要大撒把,一定要有专人看护孩子,以便及时制止他们的危险动作及行为。

相关推荐

© 2021 圈导航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07802号-5

河南-非经营性-圈导航

互联网信息服务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303126138@qq.com 网站名称:圈导航quandao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