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危害 不碰“高压线”的方法

网络转载 2021-07-21 02:34:14

2.饮食治疗

对于饮食治疗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认识,也有很多关于高血压食疗的治疗方案。除了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模式,还需要在戒烟戒酒方面特别注意。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对这些要有足够的认识。

3.足浴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中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中药泡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36℃~43℃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没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在药液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

4.睡眠疗法

高血压患者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为7~8个小时,老年人可适当减少至6~7个小时;中午最好小睡片刻。研究表明,中午小睡30~60分钟,有利于机体放松,可以减少脑出血发生的机会。

5.保健品疗法

医学研究证明,在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过程中对高血压预防是高血压患者应该主动地去做的一件事,现在预防治疗高血压首选的方法就是吃高血压保健产品。临床证实,在日常生活中服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保健品对于任何已经出现并发症的高血压均有效果,并且可以减缓并发症的进展、逆转、消除并发症,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之一

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但若步入误区,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

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

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见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又再用药。就这样,用用停停,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误区之三

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四

降压过快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

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 ,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要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误区之六

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3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步骤阅读

二、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三、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四、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8、不需要严格禁止夫妻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房事。

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

②酒后应禁止夫妻生活。

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夫妻生活,并及时就医。

五、按时就医

遵守医生的规定按时检查。

注意事项

高血压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饮食方面。

老年高血压患者逐年递增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而中老年人的患病率则高达39%。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在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中,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排在前三位,而对于脑中风,高血压的危害性更是仅次于吸烟,名列第二。因此,关爱老年人健康,就不能忽视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莫低估高血压对肾功能的损害

但是有专家同时指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了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要更慎重,不仅关注药物疗效,还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专家认为,很多老年高血压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不少患者即使没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如浮肿、夜尿增多等),甚至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任何肾脏疾病,但他们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很差了。

然而,不少医生却对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识。专家解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目前医学界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血清肌酐不够敏感。

某些降压药会损伤肾功能

对于肾功能受损的高血压病人而言,使用降压药,不仅要考虑疗效,还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否则会因为肾功能下降而影响药物排泄,使其过多地蓄积在体内,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同时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胡大一教授指出,目前我国临床医生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考虑的重点还是在降压疗效方面,却往往忽视从更深的层次去考虑“患者的肾功能真的正常吗?”当然,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有待于临床医生对肾功能评估指标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老年人降压特殊性的关注。”

结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