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有很多种体质,但是你知道吗?有的体质不适合我们的健康生存,而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需要尽我们可能的去改善调理这种不适合我们的身体体质,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血瘀体质的调理吧。
目录
1、什么是血瘀体质 2、血瘀体质易生什么病
3、鉴别何谓血瘀体质 4、女性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5、血瘀体质饮食方法 6、调理血瘀体质的三款药膳方
7、血瘀体质的中药调理 8、血淤体质者的日常调理法则
什么是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常表现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多因七情不畅,寒冷侵袭,年老体虚、久病未愈等病因而发病,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症瘕、痛症及血证。应以活血化瘀为总治则,平素注意调护改善血瘀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症状表现
血瘀体质常见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病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症瘕(症: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结块无常,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痛症及血证。
血瘀体质的病因
血瘀体质发病常因各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证候,瘀血形成之后反过来影响脏腑经络功能。病因如下:
1.七情不畅
肝主疏泄喜条达,若情绪长期抑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或恼怒过度,肝郁化火,血热互结,或血热煎熬成瘀。“心主血脉”,“脾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神,易致心失所养,脾失统摄,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溢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2.寒冷侵袭
气候骤冷,久居寒冷地区,寒邪侵袭人体,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即寒凝血瘀。
3.年老体弱
脾胃虚损或肾阳虚衰,气虚鼓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即气(阳)虚血瘀。
4.久病未愈
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行不畅;久病正气亏损,“气不摄血”,血行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血瘀体质易生什么病
血液循环系统,有动脉、静脉,有大血管、中血管、小血管,最终要发挥作用的是在微循环部分。新陈代谢最关键的部位就是血络、微循环,如果疲滞阻塞发展到血络、微循环,就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久病人络”,许多慢性难治性疾病、疼痛性疾病和痛血休质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在瘀血体质的基础和土壤上,容易产生什么样的疾病?
第一、肥胖并发症。如果肥胖,尤其中度以上的肥胖夹杂着瘀血的话,肥胖的并发症会出现得较早,比如说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痛风、糖尿病等,年纪轻轻就浑身是病。
第二、消瘦,怎么吃都不胖。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非常瘦,体重达不到标准,但是又查不出什么病。体质性的消瘦(不达标)通常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是阴虚内热,消耗大;二是气血化源不足,吃得非常少,稍微不注意还肚子胀、拉肚子,吃得少排得多,所以胖不起来;三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营养在最细的脉络处被堵塞,不能被吸收,所以吃不胖。调整体质增重,应该从这三个思路来考虑。
瘀血体质的瘦弱者要想增重,必须要活血化瘀,而且不是一般的活血化瘀,用丹参、当归根本不行,要用一些虫类活血化疲,这些虫类专往很细小的脉络里去钻、去拱。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方剂,叫做大黄(庶虫)虫丸,可以用于改善严重的瘀血体质引起的瘦弱。
第三、痤疮。瘀血体质的痤疮皮损以黯紫丘疹或结节为主,由于难以透脓,可以在面部停留很长时间。也很容易遗留暗疮印色素沉着,很难消散
第四、黄褐斑。中医治疗色斑最常用的方子大概就是桃红四物汤了。桃红四物汤的主要作用就是补血活血化瘀,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色斑是基于瘀血休质。瘀血体质的女性易患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如果年轻时痛经,又有乳腺增生或者子宫肌瘤,那么脸上通常都会有斑。
第五、肿瘤。当瘀血体质与阴虚体质相互间夹时较易有肿瘤,尤其女性。
第六、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瘀血体质引发的月经不调,以血块多、色暗、月经量少为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就是每于月经前浑身不舒服:烦躁易怒、郁闷、乳房胀痛、失眠或嗜睡、食欲亢进或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口腔溃疡、感冒发烧等,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而月经最多的那两天一过去,就会感觉身上舒服很多,不治自愈。
第七、抑郁症。气虚、阳虚、瘀血的人容易得抑郁症,痰湿的人有时也会有。
第八、偏头痛、胁肋间神经痛。常于月经前、气温下降、七情不和时发作或加重。在临床上,我经常遇到失眠、偏头痛、慢性胃病、月经不调同时出现在一个女性身上,这种女性一般都有或轻或重的黄褐斑,多是瘀血、气郁间夹体质。如果疼痛是刺痛,是瘀血为主;是胀痛,则是气郁为主。
瘀血体质一旦得病,很容易出现疼痛的症状。而这种疼痛有以下特点:刺痛、位置固定、活动后会减轻、越不动越痛、遇寒吹风或情志不畅时发作或加重。还容易转化为慢性,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会差一些,因为细小血络不畅通,使药力较难达到病所。
基于瘀血体质的各种疾病,尤其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比较适合针灸治疗或者作为主要的辅助疗法。因为针灸的作用目标就是经脉穴位,改善循环、祛瘀活血的效果很直接,而药物要经过胃肠吸收、肝脏首过效应绕个大圈子,才能迁回至病处。
鉴别何谓血瘀体质
1、形体征兆
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还常出现淤斑,并容易牙龈出血。
2、性格表现
性格一般比较内敛,容易烦恼与健忘。
3、易发疾病
易患脑卒中、胸痹,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如果一个人脸色不太好,不但面色晦暗,皮肤偏暗,还经常出现淤斑,眼眶暗黑,嘴唇暗淡甚至发紫,皮肤也总是干干的,那么,他有可能就是血淤体质者,因为这都是体内血液运行不畅通,而引起的淤血内阻等病症。当然,仅仅脸色不好还不能完全确认,如果对着镜子,看见舌质暗,有淤点或片状淤斑,而且舌下静脉曲张,那么,即便不是血淤体质者,也已经离这种体质不远了。
像所有偏颇体质者一样,血淤体质者也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症状。
4、淤青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出现这种隋况:膝盖或者胳膊上无缘无故地出现一块淤青,但这块淤青不痛也不痒,往往让自己感到莫名其妙。其实,这也是血淤体质者的特征之一,因为这些淤青是因血液流动缓慢或停滞而导致的,不仅如此,气血流动不畅还会造成气血供应不足,进而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出现心情不好、容易健忘等症状。
5、刺痛
也许,提起疼痛,我们都会不寒而栗,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疼痛,都会让我们苦不堪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自认为身体好的人,也会无,缘无故地有疼痛感,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即当人体气血流通不畅时,才会产生疼痛感。就正常人而言,他们全身的气血运动正常,故而不会有疼痛感,但血淤体质者会由于血凝郁积,而导致反复出现疼痛感。
一般来说,血淤体质者的感觉是刺痛,即比一般疼痛更严重的病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于血淤体质者而言,他们的血已经淤很久了,长期累积起来的气血阻碍,会让疼痛的感觉加倍,并且,由于这种病症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已经在体内形成了顽固性疾病,也许,某一种疗法能对它产生暂时的抑制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其根本的治疗方法,就是要散血化淤。
6、衰老
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血对人体的滋养作用,元代名医朱丹溪便提出了“气阳血阴,人身之神,阴平阳秘,我体常春“ ”气血和一疾不生”等观点,而在医学典籍《儒门事亲》中,也记载说“气血流通为贵”。由此可见,血是人体最大的滋养源,一旦失去了这种滋养作用,生命的痕迹就会慢慢减退,即没有气血者会很快衰老,这也是血淤体质者的特征之一。
血淤体质,顾名思义,就是指血液流通不顺畅,不能正常供应血液,于是,无法达到滋养全身的效果,而身体因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滋养,导致了新陈代谢逐渐缓慢,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就慢慢老化了,自然也就出现了衰老的迹象。这时,也许有人开始进食补品,但却毫无起色,甚至还会出现反效果,这是因为他们体内有淤血,越补就会使血淤越严重,治疗的关键是化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