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
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
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①倍欣(伏格列波糖) 餐前即刻口服。②拜唐苹及卡博平(阿卡波糖) 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
(4)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①瑞格列奈(诺和龙) 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唐力) 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三)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四)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糖尿病初期治疗方法
1、少吃一点
要控制饮食的总量,忌食高热量食物,多食粗茶淡饭。不要认为有吃就是福,应适当地吃,科学地吃。多吃蔬菜如油菜、白菜、菠菜、黄瓜、菜花、茄子、苦瓜等。
2、多动一点
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控制饮食,再加上增强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
3、多懂一点
即对糖尿病的常识、危害性、防治措施多懂一点。这样就能够树立信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预防糖尿玻。
4、放松一点
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各种心理不平衡会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人饮食包括
一:可以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
如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二:可以吃含糖低的蔬菜
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三:多吃含钙的食物
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四:富含硒的食物
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五: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
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饮食疗法治疗糖尿病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果没有有效的饮食疗法做支撑,其他的治疗都会事倍功半。近年来,国外在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上又有了许多新进展。
对糖的重新认识
美国纽约 医院 康乃尔医学中心教授伊沙多尔。罗生富医学博士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对单糖类引起血糖的升高通常很 恐惧 。目前认为,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进入血液的速度虽然不太一样,但差别并不如我们以前想像的那样大,糖类并不比淀粉类消化得快多少。真正的问题在于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多少,而非主要在于种类的差别。因此,对一些单糖如葡萄糖等不必一点也不敢用。
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应小于10%
美国糖尿病协会提示,饱和脂肪酸对健康不利,易加重 动脉硬化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建议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应占总热量的10%以内,最好在7%左右。适当摄入对健康有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芹菜籽油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有利。对胆固醇仍应限制在每天300毫克以内。
对蛋白质的限制
虽然摄入蛋白质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仍不宜过多食用,每天70克左右即可。尿中有微量蛋白时,应进一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按体重标准供给适量的低蛋白饮食。
补充 维生素C 有利于治疗
《美国营养学会》报道,糖尿病患者适当地补充 维生素C 可降低血液中的 C反应蛋白 的水平。C反应蛋白是人体出现慢性疾病的一种生物标志,与心脏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新的研究认为,与胆固醇水平相比,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是更好的心脏疾病“报警器”。因此,建议每天通过膳食摄取 维生素C 500毫克为宜。
吃饭时喝牛奶有助于降血糖
日本国立健康和营养研究所临床营养管理研究室室长透露,进餐时喝牛奶或乳制品可抑制血糖值上升。以吃米饭为例,如果米饭中摄取的糖分导致血糖上升程度为100,吃饭前后食用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则可使血糖值上升程度抑制在7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