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舌头拥有“第六感”

网络转载 2021-07-21 04:36:39

舌头运动时会产生磁场的变化,吐出不同单词对应的磁场变化是不同的,这种固定的对应关系能被仪器监测到,仪器再根据磁场变化规律还原发音。霍尔大学已在嘴唇、喉部和舌头等不同部位尝试过效果,目前还没决定将磁体最终安装在哪里。

靠舌头驾驶轮椅

小小的舌头还可作为动力驱动装置,信不信?当然了,是间接的。2008年7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和计算机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宣布研发出了一项新技术,可以使史蒂芬·霍金那样严重残疾的人,通过舌头来控制轮椅或计算机。

该技术是将一颗米粒大的磁铁穿入舌头,在外形如牙套或头戴式耳机般的配套设备中嵌入磁铁传感器,以跟踪舌头的运动,并将信号无线传递给附近的便携式电脑,最后通过电脑指挥轮椅运动。

如今,研究小组在负责人梅萨姆·郭瓦罗副教授的带领下仍不断改进相关技术。去年6月,他们发表论文详细叙述了改进后的技术细节:通过设定6种舌头运动,让舌头起到控制杆的作用,来指导电脑屏幕上的光标或转动轮椅。

研究人员希望推进这一“舌头驱动系统”技术,使用户最终可以用牙齿做键盘。

郭瓦罗表示,之所以选择舌头来替代手脚,是因为舌头的功能是由大脑通过一根颅神经控制的。在患有严重脊髓疾病或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中,颅神经通常可以正常工作。

郭瓦罗表示:“与其他肢体运动相比,舌头运动更快、更准确,且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也不用注意力太集中。”

人第六感源于身体内部刺激

据《自然》24日报道,据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如要感觉身体各个器官所处的位置,我们有时依赖于源自大脑而非手指或脚趾的信号。

所谓第六感(称为本体感受)是大量基本行为所不可或缺的,比如不用低头看脚便能行走,或者闭上双眼也能找到鼻子的位置。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都想搞清楚“第六感”的作用原理。普遍认为,皮肤、肌肉和关节上的传感器向大脑发送信息,而大脑对感觉肢体位置至关重要。如今,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已掌握了大脑输送信息重要性的证据。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生理学家蒂莫西·迈尔斯教授表示:“这将挑起新一轮争论,因为广为接受的理论是位置感大多源自感受器。”迈尔斯教授未参与此次研究。

领导此项研究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珍妮特·泰勒及同事在研究中将志愿者的前臂和手困在一个盖起来的器械上,以防止志愿者看到他们手移动的位置。在正常条件下,志愿者能准确辨别出他们的手是否移动以及如何移动。

然而,一旦研究人员阻滞志愿者的血流或注射麻醉药剂,使他们的前臂和手麻痹,此时,如果研究人员重新调整志愿者手的位置,他们就无法辨别清楚。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应该已经知道科学家称人类舌头拥有“第六感”是真实的了吧,您也应该已经知道在未来舌头打开视觉新航道是怎样的了吧,那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人第六感源于身体内部刺激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哦。


来源:360常识
相关推荐

© 2021 圈导航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07802号-5

河南-非经营性-圈导航

互联网信息服务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303126138@qq.com 网站名称:圈导航quandao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