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人便后不爱洗手

网络转载 2021-07-21 04:55:10

如何选择使用手卫生产品

★当手部沾有肉眼可见的或蛋白似的脏物、血液、其他液体时或使用厕所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如手部无肉眼可见的脏物,可直接用乙醇类消毒剂来进行手部消毒。

★当使用乙醇类消毒剂时,不要同时使用抗菌肥皂。需注意的是,在服用药物和准备食物时,一定要养成先用肥皂、水洗手或用消毒剂擦手的习惯。

手卫产品有哪些

肥皂

机械性去污的手卫生产品主要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基础的肥皂。表面活性剂可以去除手上的液体、污物及各种生物体。目前市场上的肥皂有固体、纸状和液态皂液等多种产品。其中普通肥皂可轻松去除手上的多数暂居菌落,但抗菌作用较小。在抗菌肥皂中,则添加了抗菌成分,能收到抑菌效果。

手消毒液

化学性去污的手卫生产品以手消毒液为主。手消毒液包括乙醇、洗必泰、碘伏等,其抗菌作用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我们常用的多为含有乙醇、丙醇和异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速干手消毒液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有水剂、凝胶和泡沫型,也称为免洗手消毒剂。使用后可快速干燥,不需要使用水冲洗。70%的乙醇等和含有保湿剂的62%的乙醇泡沫产品能有效减少手上的甲肝病毒等微生物,但缺乏良好的清洁效果。

洗手也分类

洗手是指用普通肥皂(皂液)或抗菌皂液按照“六步法”揉搓40~60秒后用流动水冲洗,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暂居菌的过程。

机械性去污洗手:单纯用肥皂或清洁剂洗手,可使皮肤表面脂肪乳化并使微生物悬浮于表面,再用水将它们冲洗掉。

化学性去污洗手:若用含有消毒剂的手卫生产品洗手,则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洗手的误区与盲区

洗手为何要适度

手部皮肤上的细菌分为常居菌和暂居菌:常居菌是指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洗清除,如板状杆菌类、不动杆菌属等。此类细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还能对抗外来微生物和在微生态中与致病菌竞争营养。

暂居菌是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此类细菌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即可获得,能随时通过手传播,与感染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通过洗手可以降低常驻菌的数量和杀灭暂居菌。但洗手也要适度,以便在保护皮肤常驻菌和杀灭暂居菌两个目标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洗手时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水

水温应在20~25℃。不应使用预先用热水器加热至37℃的水,因为这种水通常容易被铜绿假单胞杆菌等污染。如需要用温水洗手,应在使用前用热水和凉水混合。尤其需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脸盆内的存水洗手。非流动水是细菌繁殖的温床,用脸盆内的存水洗手不但不能减少手上的细菌量,甚至能传播致病微生物。

手卫生产品应如何存放

固体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因为潮湿的肥皂可为不少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最好用线绳将肥皂悬挂起来或应用多孔的皂盒并悬隔起来以避免存水。而我们家庭使用的皂液多放置于重复使用的皂液密闭容器中。最好不要在未用完的皂液中添加新的皂液,每次用完后应对容器加以彻底清洁再添加。

孩子用肥皂洗手效果最好

学龄前儿童天生好动,喜欢用手去触碰一切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孩子日常的洗手是很重要的。家长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减少病菌的侵害哦。

儿童洗手的正确方法

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那么,宝宝洗手用洗手液好呢?还是香皂好呢?

儿童用什么洗手好

研究发现,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效力并不亚于使用氯消毒剂,能够除去绝大部分病菌,甚至包括炭疽病毒孢子。而医院常用的含酒精洗手泡沫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专家建议,给宝宝洗手最好还是使用肥皂。在公共场合,最好自己带块小肥皂,或者用消毒纸巾消毒,尽量避免使用外面的洗手液。

家中,最好也是使用肥皂或者香皂,装肥皂或香皂的盒子要是镂空的,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哦。

如厕后需洗手至少15秒 洗手七大步骤一个不能少

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95%的人在如厕后洗手时间不够,无法杀灭手部有害细菌。50%的食源性疾病“病从手起”。为保持手部卫生,洗手时应该使用肥皂,洗满15秒至20秒。

据统计,人体皮肤平均每平方厘米约有一万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手部皮肤上的细菌,除寄生于皮肤表面外,还存在于皮肤的汗腺、毛囊、皮脂腺内,根据细菌寄生深度不同,通常皮肤上的细菌分为两类:一类为暂居菌,另一类为常驻菌。

暂居菌位于皮肤表面,是皮肤与其他物品接触时滞留在皮肤上的,这类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变化不定,与每个人接触物品的次数、污染的程度和对手的清洁习惯密切相关。在暂居菌中有一部分是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在皮肤上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足24小时,用肥皂洗手时可将其清除。

常驻菌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这类细菌多为非致病菌,在皮肤上能长期生存和繁殖,由于其常在皮肤深层,一般用肥皂搓洗不易去除。暂居菌和常驻菌能相互转化,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手部皮肤的清洁,暂居菌就会进入毛囊、汗腺、皮脂腺内,变成常驻性细菌。一般来说,经常注意手部皮肤清洁的人,手部皮肤上细菌数量要比不注意者少。洗手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减少或消灭细菌。

科学的洗手步骤,是驱除细菌的最佳战略。无论你是6岁儿童,还是20岁少女,或是30岁白领、40岁主妇,都应该遵守: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大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

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以前觉得洗手是个力气活儿:按一下洗手液,双手搓洗,3秒钟后打开水龙头,泡沫出来后随即冲手,按下水龙头,抽几张纸巾,搞定。

洗手有讲究 你真懂洗手吗

每天大家都有洗手的习惯,但一直洗手给双手进行清洁,大家又是否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呢?大家洗手的方式都很正确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个洗手的问题,从洗手的时间、步骤、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来为大家剖析这洗手过程中的各种学问,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洗手的时间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立即洗手最重要,更能有效降低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以下这些场合也需要注意洗手:做完大扫除、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喂孩子之前;接触过公共物件,如电梯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之后;接触动物、宠物之后等。

单纯用清水冲洗很难清除手上的细菌,要想把手洗干净,就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而对于公共场所配备有公用毛巾及肥皂,也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则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二、洗手的过程

1、洗手持续的时间

专家表示,每次洗手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30秒钟以上,在这个时间底线以上,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清洁效果。一般情况下洗手时间持续30秒以上且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如果再加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95%。

相关推荐

© 2021 圈导航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07802号-5

河南-非经营性-圈导航

互联网信息服务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303126138@qq.com 网站名称:圈导航quandao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