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命周期算法。俄罗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穆尔斯基和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库兹明指出,人的生命周期时间是15.15的倍数,例如人的第一个生命周期是诞生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正常妊娠天数266天的15.15倍,即约11年统计数字表明,人在11岁时体质最弱;用11再乘以15.15,为167岁,他们认为这个就是人类的寿命极限。
三、按细胞在体外分裂次数推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的海弗利克博士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人体细胞进行实验,发现人体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裂50次左右中止,“50次”被视为培养细胞的“传代次数”,也即“海弗利克限度”,细胞的每次分裂周期约为2.4年,因此人类寿命可能为120岁左右。
四、按成熟的时间推断。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4~15年,寿命因此可达110~150年。
五、按剩余寿命计算。这是一种较新的衡量方法,是将某一时期仍在生的人士的平均年龄与当时的平均寿命相比。
此外还有些推算方法,认为人类的寿命应该更长,可达200~300岁,而现在平均寿命大大低于此数是因为人经常受到各种“意外”的影响。又如俄罗斯科学家的“800岁”之说,则是建立在通过抗氧化物控制自由基的活动,以达到长寿效果。
延长寿命大势所趋
长寿药非一般“抗衰老”
科学家们研究的“长寿药”与市场上各种宣称“抗衰老”的营养品、保健品是不是一码事?儿童早衰症的治疗成果能否移植于普通人的“抗衰老”过程?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余细勇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研究的不断突破,人类寿命延长应该是大势所趋,但人类寿命是不是可以在短期内达到150岁,这应该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要想短期内实现人类寿命的大幅度延长,还需要考虑许多操作上的问题。
他认为,营养品和保健品的抗衰老主要通过调节人体免疫、补充微量元素等来实现,主要是针对正常人的保健而言的;对于儿童早年衰老综合征这些先天造成衰老问题的药物治疗是立足于基因层面的,和普通的细胞衰老并不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普通保健品具备的抗衰老疗效无法解决基因造成的早年衰老问题,而针对基因问题造成的早年衰老症状的药物对抵抗普通细胞衰老也不一定有效。
不过一些科学家指出,控制“生命之钟”的动力目前仍然超越人类的认识能力之上,实验室中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
例如,在自然条件下,“海弗利克限度”是否仍旧是试管中测得的50次?又如,很多人都认为基因是控制寿命的密码所在,但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些研究人员对某些线虫的研究发现,在基因不变的情况下,上一代线虫似乎可以根据与基因接触的物质的变化,改变相应基因的功能,从而使自己的寿命增加,并将这种“长寿”现象遗传给自己的后代这种遗传并非是通过基因的传递完成的,这又怎么解释?
寿命非越长越好
以保障生活质量为前提
既然人类在抗衰老领域的研究已经颇具成果,那么当人真正可以“活到150岁”时,“衰老”会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对此余细勇认为,在考虑人类长寿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时,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人类的寿命增长是不是会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寿命不是越长越好,长的寿命必须是要保障生活质量为前提。
如果一个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身体机能却没有相应增强而仅仅停留在保持机体运行的状态,他将如何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如何让自己不存在太大生活压力,这些都是人类长寿后要面临的问题。
牛津大学神经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预测,如果寿命足够长,那么人在65岁时可以开始自己一生当中的第二个职业。不过,这一预期的前提是要先解决好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内的老年痴呆症等问题,否则,长寿很可能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研究者指出,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父母寿命、智能、脑力活动、社会经济地位、工作环境、运动性生活、心理、音乐、阳光、射线、睡眠等等。除了医学治疗、保健等之外,健康、有度的生活方式也同样重要。
延长寿命的六大密码
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老年医学专家高芳堃表示,在长寿药真正出现之前,更多的科学家已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延年益寿的密码。
1.控制热量摄入理想值:每日1500卡路里以下
德国海德堡素食研究会认为,素食者的寿命要长于没有饮食忌讳的人。高芳堃表示,在对长寿老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每日的人均摄入热量较常人会低一些。广西巴马长寿老人每日人均摄入热量比国际长寿协会推荐的1500大卡还低,只有1400大卡。
2.合理的体质指数理想值:25以下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多余的脂肪会增加患上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的概率。
3.吃饭速度慢理想值:每顿饭15分钟
在以长寿着称的地中海地区,慢慢吃饭已成为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且有助于其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增进消化吸收。所以,想长寿,就要慢点吃饭。一般建议,一口饭最好嚼20次以上,每顿饭吃15分钟以上。
4.充足睡眠理想值:6—8小时
充足的睡眠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下的人与睡眠时间维持在6—8小时的人相比,寿命缩短的概率要增加12%左右。
5.控制腰围理想值: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表示,腰围粗的人很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研究发现,腰围粗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约比其他人高40%,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更易猝死。
6.摄入定量的纤维素理想值:每天25—35克
美国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饮食中每次多10克纤维素,因冠心病猝死的风险就相应减少17%。对成人来说,每天摄入25—35克纤维素就足够了。
男人比女人寿命短的6大原因
众所周知,男人寿命比女人短。医学家们认为,主要是因为男人身上有六大弱点。因为生活习惯等问题,他们的一些身体部位比女人更脆弱。
1、胃:男人胃病发病率高。
男人们喜欢抽烟喝酒,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或经常暴饮暴食,因此,男人胃病的发病率比女人平均高出6.2倍。
2、皮肤:不防晒易得皮肤癌。
相当多的男人不注意防晒,不注意进行皮肤癌的检查。因此,男人死于黑素瘤的可能性是女人的2倍
3、心脏:工作压力让心脏受伤。
男人工作较女人更紧张,所要承受的压力比女人更大,因此男人患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疗的比例是女人的7~10倍。因此,要预防心脏疾患,除了戒烟和节制饮酒外,还要保持正常体重,学会减压。
4、肝脏:酒精过量肝损伤。
男人们社交频繁,容易感染各种肝炎病毒,另外他们大多喝酒,而肝脏每日最多只能分解、转化60~80克酒精,超过此量就会出现肝损伤。
5、直肠:饮食不够均衡导致直肠病。
男人一般进食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比女人多,而科学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发生直肠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防止患直肠方面的疾病,餐桌上要经常有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等食品。
6、前列腺:50岁以上常得病。
据有关研究,50岁以上的男人有60%患有前列腺疾病。预防该病,一要避免长期压迫前列腺,二要节制性事,三是少吃辛辣食物。
小提醒:男人到中年,其体力精力在走下坡路,易疲劳,爱发懒,生活贪图安逸,工作上迷恋轻闲。散步、慢跑、爬楼梯等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和一般的抗病能力,并可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保持体重的稳定。但是过于激烈的运动和某些骑跨运动,如激烈的竞技运动、长时间骑自行车等是有害的,应该尽可能回避。
十大指标看你是否能长寿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约每一万人中,就会有一个人的身体衰老速度很慢,有望活到100岁。美国MSN网站健康频道最新载文,不妨采用学者提供的研究结论来看看自己长寿的可能性有多大。
积极乐观
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的学者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对生活怀有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减轻所承受的压力强度,也就降低了压力激素分泌水平,有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