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出汗才健康

网络转载 2021-07-21 05:05:30

夏天到了,温度越来越高,只要稍微的动一动身体就会出汗。那您知道怎样出汗才健康吗?您知道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就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出汗的事情,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怎样出汗才健康

出汗是有人爱也有人恨的一件事情,比如说运动的时候出汗让人爽快,但是紧张的时候全身冒汗那就是件让人尴尬的事情,生病发烧时汗流浃背让人虚弱。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也是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环节。

汗到底从哪儿来?出汗与健康存在多大关系?《生命时报》采访相关专家,并结合国外多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汗液有不少秘密

我们的汗,是从汗腺分泌出来的液体。美国的《赫芬顿邮报》刊登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个人身上都大约有200~400万个汗腺,可以看出我们能出多少汗;

正常人一天之中不知不觉会蒸发约600~700毫升汗水,高温天气里进行剧烈运动流出的汗液重量会占到体重的2%~6%。

对于一个体重68公斤的成年人来说,相当于流出了4公斤的汗水。汗液的气味是由进入皮肤的细菌对汗液进行分解后产生的,因压力而流出的汗液最难闻。

这是因为发出难闻气味的汗液由大汗腺分泌而出,大汗腺通常位于有很多毛发的身体部位,比如腋窝、腹股沟和头皮。

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出汗多的原因为气温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吃辛辣、热烫的食物等都是导致人出汗多的原因。

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会发高烧,还可能造成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可见汗腺调节人体体温的重要性。

出汗有主动和被动之说,因为天气、环境、情绪和心理变化造成的出汗为被动出汗,因运动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

美国“雅虎”网近日刊登多项研究,总结出主动出汗的九大好处,分别是减轻头疼症状;保护皮肤,减少青春痘;

协助身体排泄废物;让你拥有好心情;预防感冒;降低肾结石发病风险;促进消化;增强记忆;减肥强骨。

汗是重要疾病指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中医理论里,汗液是一个很重要的疾病指征。

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身体某一部分出汗较多,这种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就被称为虚汗。

虚汗主要有自汗和盗汗之分,白天不因疲劳,或无明显诱因而不时出汗的症状是自汗,是气虚的表现,睡觉时身体出的汗为盗汗,属于阴虚。

出汗部位不同,也可能预示着不同的健康问题。

脚心手心出汗多的人,可能脾胃不好;头面部爱出汗的人多见老人和产后的女性,宜滋肾清肺;如果一吃饭就大汗淋漓、身体发热,要注意泻胃火;

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疲惫、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鼻子爱出汗,说明肺气不足。

另外,出汗与疾病的关系也很微妙,比如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且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要小心中风。

正因为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很多人对自己的出汗情况不重视,导致有不少认识误区。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张雪亮教授就指出,不少人认为夏天热就该出汗,结果外出或运动时没有把握好时间和量,导致运动过度而引发中风等疾病。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人又不主动出汗,运动少,从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学会出汗对强身健体极为重要。

主动出汗才是正道

正确出汗就是指主动出汗,专家建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夏天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里

这样做会让毛孔变迟钝,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夏天可以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

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让生姜来帮忙,既散湿暖脾胃,又能促进排汗。可以用生姜片泡水,再加一两个红枣,养生效果更好。多喝温热的水,也能有效促进排汗,对消暑也很有帮助。

晒太阳

夏日的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的最佳动力,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20分钟太阳,同时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泡澡或泡脚

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

最后,推荐了一个小偏方,对经常自汗、盗汗的人或许有帮助。把新鲜桑叶焙干、碾碎后,煮粥时放6~10克。

在饮食上,自汗的人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喜欢盗汗的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美国运动医学会还建议,流失1公斤重的汗液需要补水约1升,因此,大量运动后要及时补水和电解质,这样可有效防止中暑和脱水现象。

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第一种是胃火引起

这种症状大多是天生体质如此,多饮多食,体温高,爱出汗。

第二种是肝火引起头痛、眩晕

头痛、眩晕、青春痘、烧心、肩周炎等各种症状都综合出现。有肝火时,容易感到疲劳,也容易烦躁生气。

第三种是本身属敏感体质,身体消瘦,有可能气血两虚引起

气血虚的人循环不畅,津液易随手脚泻出,表现为手脚多汗。即使没什么重要的事,也很紧张,心脏怦怦跳,经常眩晕、消化不良。

看汗液颜色预测脏腑问题

传统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就是说汗与人的心关系最大;汗又与血有关,血汗同源,汗更是阴阳变化的指示器;汗还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

色为脏腑的外荣,五脏皆应于五色,正常情况下含而不露。如果排除食物及衣服染色因素,无论见于面部或见于汗、尿、带等,五色外露都是代表脏腑功能失常。

黑汗

色黑属肾,出现黑色的汗多为肾虚的表现。如果是黑而清稀,则为心肾失调,当调补心肾以敛精气;如果是黑而黏稠,则为肾阴虚湿热之象,应当育阴清利湿热。

白汗

色白属肺,白色的汗多为心肺阳虚,宗气不足所导致的。白汗有时也偶见于剧痛,如伴有胸痛、心慌气短,要警惕心绞痛。

黄汗

色黄属脾,黄色的汗是脾湿热的征兆。如果色黄而清稀,则为脾虚黄汗;色黄而黏稠则为湿热黄汗。如伴眼球黄、皮肤黄、尿黄,那就要去查肝功能,可能是肝炎或者胆部疾病。

红汗

色红属心,红汗又称血汗,实际上是淡红色,多为气虚的表现,也为心肝火旺的征兆。多提示身体有出血倾向,应去进一步就医验血。此外,服碘化钾等化学制剂,容易出现药物性红汗症。

绿汗

色绿属胆,出现绿色的汗,提示胆精外泄,预示着可能有胆管疾病,要就医检查。糖尿病晚期也会出现绿汗,是酮中毒表现,一般预后不良。

女人哪些身体部位出汗最危险!

一般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爱出汗的身体部位,但并不是所有部位出汗都是好事儿,现在小编告诉您女人哪些部位出汗最危险?人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那会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一、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二、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三、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相关推荐

© 2021 圈导航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07802号-5

河南-非经营性-圈导航

互联网信息服务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303126138@qq.com 网站名称:圈导航quandao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