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手机或使人变丑早衰

网络转载 2021-07-21 05:07:03

四、把脸贴在手机上,脸上的油质和彩妆会让屏幕油油的。

手机的触控式萤幕会让脸上接触手机的部位长痘痘,像是太阳穴、脸颊和下巴等处,留在手机上的灰尘和细菌会在你讲电话时入侵你的肌肤,进而引发感染的现象。

使用耳塞式耳机,同时每天用抗菌清洁布擦拭手机。还有,你可以利用含“过氧化苯甲醯”的乳液或含甘醇酸的去角质棉使毛孔不阻塞。

五、一直低着头刷微博、和朋友聊天、上传照片。

长时间低头会使颈部痠痛而且下巴也会因为肌肤里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崩解而变鬆弛,专家说这些细小的纤维有一定的折迭次数(蛋白质形成的过程),而你不断上下移动的动作则会减低其结构的支撑力。

把手机放在眼睛旁边的高度以减少上下移动的机会,然后在下巴和颈部搽紧实肌肤且富含胜?的乳液,根据研究,含“棕榈酰五胜肽”的乳液可以加倍胶原蛋白生成。

时尚达人们小心手机依赖症

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工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确;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换言之,如果以上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不上网就睡不好觉、离开手机就坐立不安、不去上班就无所事事……在日常的都市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承担着重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存在空虚、缺乏存在感的心理反应,因而对身边的事物和事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精神依赖,严重时就发展成了我们常说的“依赖症”。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最困扰都市人的三大“依赖症”分别是“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和“工作依赖症”,严重时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出现“依赖症”的病人,往往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焦虑、空虚,他们的自控力也比较差,“如果觉得自己遇到此类情况时,应该转移注意力,尽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有事可做。”

名词解释: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

在我国,手机早已成为不同人群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手机的使用也远远超过了“传递信息”这么简单。“早上,手机闹铃叫我起床;上班路上,用手机听歌、看电子书;出去玩,用手机拍照、发微博。要买东西,也用手机上网。”这是很多城市白领手机生活的真实写照。“大家本来见面的机会就少,偶尔一起吃饭时,都各自玩着手机,似乎没有什么话说。”

手机依赖症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手机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孤独感增加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人们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

3、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4、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5、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手机依赖症的诱因

1、压力过大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

2、性格内向

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借助于手机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如何预防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只要能够正视它,通过一些方式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缓解这种症状。如何才能防止对手机过度依赖,并且避免自己被手机“孤立”呢?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1、把手机装在包里

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2、注重面对面交流

平时要多培养自己沟通的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亲密感,也可以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需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3、多读书看报和运动

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养生保健:看手机至少离40厘米才健康

发短信、用手机上网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凑近手机屏幕,时间一长,眼睛发酸发胀,有时抬头看其他东西时还会出现视物不清的现象。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6日报道,英国眼科医师指出,手机屏幕对眼睛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基因改变。

英国聚焦诊所创办人、眼科雷射手术医师阿兰比指出,智能手机的风行使得近视的年轻人越来越普遍。

智能手机1997年问世以来,近视人数已经上升了35%,未来10年,近视的问题会继续恶化,近视人数可能会增加50%。人们平均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再加上使用电脑和看电视,视力可能严重受损。

并且,人们在使用手机时,眼睛距屏幕的平均距离在30厘米左右,远低于看报纸及看书的平均距离40公分,这也给眼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过了21岁后,近视就不会再加深,但长时间近距离看屏幕会改变人体基因,使得近视持续恶化直到40多岁。

为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每天出门接触阳光一段时间,对眼睛有保护作用;使用手机时,尽量保持40厘米以上的距离,如果看不清屏幕,可以将手机字号调大;家长尽量不要过早为孩子配备手机。

不宜使用手机的8种人.

癫痫病患者

手机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少数劣质手机产生的电磁波超过空间电磁波百倍,可使脑电图异常,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严重神经衰弱者

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可能引发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

白内障患者

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可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水肿,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

心脏病患者

心脏功能正常是与钾、钠、钙、镁离子产生的电位平衡分不开的,外来的电磁波可严重干扰心肌电生理过程。 试验证明,手机的电磁波可使心电图异常。装有心脏监视器者,用手机会影响监测结果,导致误诊。

相关推荐

© 2021 圈导航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07802号-5

河南-非经营性-圈导航

互联网信息服务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303126138@qq.com 网站名称:圈导航quandao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