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器二:冰块
不要以为没有电冰箱,古人就没法储存冰块。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当然,这种奢侈豪华的“电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无法享受的。
一般来说,官府在头年冬天大量储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来时,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或者白雪,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制冷效果丝毫不逊于今天的空调。
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冰块避暑的方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时,官民都会大量用冰:取一桶冰,凿孔至于地,凉风满屋。
利器三:冷饮
都说“民以食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喝点冰凉之物,怎么会舒服?所以,冷饮也早早出现了。大约在3000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储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
唐代开始出现商业性的藏冰户——“冰商”。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
后来,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品尝到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他走的时候,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300年后,被法国人高价买走,此后又传到英国。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利器四:瓷枕
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为了避暑,瓷枕的出现就不奇怪了。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在上面,睡觉很凉快。
古代的夏天同样有蚊虫,所以蚊帐和瓷枕就成了夏季标配。有人还别出心裁挂上香囊,让香囊中的药材帮忙驱赶蚊虫。人们还会在蚊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内香气四溢。对今天的失眠症患者,用这一招催眠估计会有效。
利器五:冰桶
明清时期,皇家宫殿的夏季降温方式也有了自己的特色。最特别之处是,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式冷源,有点现代分体空调或冷风机的味道。这种可移动式冷源,时称“冰桶”。其实,就是贮藏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当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以储存食物、冰镇西瓜、冷饮。
冰桶后来民间也用上了,还有进口货,称为“洋桶”。冰桶是木质,其设计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冰鉴”,冰鉴便是最原始的冰箱。冰桶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明清时代可算是高档“家电”了。
利器六:空调井
在保存下来的明清古民居中,常能看到“空调井”。即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采集冷气,上面用盖子盖好,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而且,其妙处多多,除了可以给房间降温,还可以作为地下“冰箱”,将食品放进井内保鲜、冷藏。
老年人夏季防暑饮食对策
夏季对人体来说就是一种 “逆境”,面对高温身体必须通过排汗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必须要额外消耗一些营养素。对于身体功能逐渐下降的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炎热天气下大量流汗,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造成老人体内水分和营养素的流失;二是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变差。因为高温排汗,血液更多的流向身体表面,胃肠得到的供应比例下降,造成消化液分泌减少。
如果不把这些营养素补回来,就会感觉身体虚弱,那么,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每天保证高质量的主食摄入
据测定高温天气中,水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补充维生素B1的最好食物就是绿豆、红豆、扁豆等豆子以及玉米、大麦、燕麦等粗粮,同时也可以补维生素B2和镁、钾的重要来源。
老人夏季防暑,主食可以选择八宝粥、小米粥、玉米粥、绿豆粥等,或者用豆浆和上述食物打成米糊。
2.每天保证优质足量的蛋白质摄入
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如果吃大量的蛋白质后身体发热会增加,感觉身体会不舒服,所以老年人都不喜欢吃荤菜。但是在高温天气(35℃以上)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身体自身的蛋白质也会加速分解,所以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老年人必须补充足量优质的蛋白质。
老人夏季防暑,要保证足量的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奶类、豆类和豆制品的摄入。每天要至少喝一杯牛奶或酸奶,吃1个鸡蛋(有高胆固醇的老人可以吃半个),再加上一碗豆粥,一周吃3次鱼、虾、瘦肉。
3.每天吃足量的蔬菜和水果
高温天气,流汗增多,会有大量的维生素C流失,同时钾、镁流失也比较严重,而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钾、镁等营养素,同时还能补充大量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夏季老人应保证每天吃1斤蔬菜(深色蔬菜占到半斤以上),比如冬瓜、苦瓜、黄瓜、番茄、空心菜、生菜等蔬菜;每天保证吃3两水果(如果有糖尿病的老人,请遵医嘱),比如西瓜、芒果、橙子、苹果等。
4.保证足量粥汤和水分摄入
夏季流汗,会损失大量的水分、钠、钾等矿物质,通过饮水可以补充损失的水分,通过吃水果可以补充钾元素,但是却不能补充身体损失的钠,所以建议老年人在夏季多喝一些咸味的粥、汤,达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作用。
在夏季,可以为老年人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比如说用红豆沙、绿豆汤来补充B族维生素、钾、镁等营养素。也可以准备花茶、大麦茶、自制酸梅汤、果蔬汁等来补充钾元素。
5.少量多次,合理调味
在高温的环境下,消化酶分泌减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会下降,所以夏季的食物应该做到清爽可口,少盐少油。为了增加调味,我们可以用醋、适量的花椒、辣椒、薄荷、洋葱等有味道的食物,来代替部分的油、盐。
正餐每次吃到8分饱,在两餐之间可以加入酸奶、水果、淀粉类汤羹、杂粮粥等作为加餐,比如莲子粥、荷叶粥、黄瓜等。
总之,老年人只要在饮食上注意保健,就一定能保持健康,清爽度夏。
夏季防暑降温必备的用品
到了夏季,防暑降温是养生的主题,那么夏季防暑降温用品,你准备好了吗?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十种夏季防暑降温用品,这些用品常见又便宜,最好夏季常备哦!
遮阳伞
遮阳伞当之无愧是女性夏日的消暑佳品。在选择伞面时,面料纺织明显稀疏的伞抗紫外线性能一般较差。织物由于具有缩水的特性,购买遮阳伞时,伞面宜大不宜小。
织物的颜色与紫外线防护性能有关。在同等条件下,颜色越深的织物抗紫外线性能越好,相比之下,黑色、藏青色、深绿色较浅蓝色、浅粉色、浅黄色等抗紫外线性能较好。
遮阳帽
日晒最猛烈的时间是从早上10点到下午3点或4点。遮阳帽对于抵抗阳光直射非常有效,所以最好晴天和雨天都戴上帽子。在船上,沙滩上和户外,更要一直戴着帽子。在多云多风的天气里,阳光射线比较散乱,因此要把防晒霜当成防护重点。
遮阳帽首选宽边帽,因为它能遮住脸,脖子和后颈,发挥最大的防晒效果。鸭舌帽和棒球帽只能帮你遮住额头和脸的上半部分,所以不是有力的抗晒利器。帽子的材质最好是紧密又透气的织物,比起帆布帽和草帽,对于防晒甚至防癌更加有效。
风扇
电风扇使人凉爽,但如果经常开电风扇,会使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乏力、头痛、头晕、失眠、肩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风扇病。预防风扇病,关键在于科学使用风扇,首先,使用的时间不可过长,以30分钟到1个小时为宜;并且转速不要太快。
其次,电风扇不宜直吹人体,也不要距离太近。吹一段时间后,应调换一下风扇的位置,或人体变换一下方位,以免局部受凉过久;再次,不要开着电风扇睡觉,气温过高时也只能摇头微风,并用定时控制;大量出汗时,不要静坐猛吹。此外,年老体弱,小儿和久病未愈、感冒、关节炎患者,尽量不用电风扇。
盐开水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夏季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应以淡盐水为主,而且要适量饮用,每天摄入盐分过多,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绿豆汤
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